《關于上海電科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申報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信息公示》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1-11 22:34
- 訪問量:
【概要描述】項目名稱:大城市復雜道路網絡精細交通設計關鍵技術及應用
《關于上海電科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申報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信息公示》
【概要描述】項目名稱:大城市復雜道路網絡精細交通設計關鍵技術及應用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1-11 22:34
- 訪問量:
科技進步獎公示內容
項目名稱: |
大城市復雜道路網絡精細交通設計關鍵技術及應用 |
提名單位: |
交通運輸部 |
提名等級: |
二等獎 |
項目簡介: |
城市道路網絡是支撐門到門交通及連接各種交通方式最為基礎的關鍵設施,我國已建成40余萬公里。隨著城市交通進入建設用地緊缺但出行海量、供需矛盾尖銳的新時代,擴建路網緩解擁擠的策略難以為繼。大量實踐表明,我國城市路網效能普遍較低,進行精細的交通設計,深度挖掘路網潛能,是一種高效費比、可持續的核心途徑。然而傳統道路設計偏重于設施的結構、材料和耐久等工程考量,少有交通設計的系統研究,必須攻克道路網絡“失效成因不明,運行特性不清、資源配置不優”的國際難題,并適應我國大城市復雜路網運行環境。
為此,在國家863、自然科學基金等系列課題資助下,項目經過13年產學研聯合攻關,研發突破了成因“診得準”、特性“辨得精”、資源“配得優”三大交通設計精細化技術瓶頸,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體系,包括1)建立了隨機交通網絡失效診斷技術與平臺;2)突破了復雜路網混合交通流運行特性辨識技術和控制性參數確定方法;3)提出了多模式交通時空協同設計與魯棒優化技術與系統。
項目建立了道路交通設計標準體系,制修訂國家規范標準10部,行業、地方規范標準14部,授權發明專利32項,軟件著作權16項,出版專著6部,發表論文133篇。
項目先后獲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科技學術技術一等獎、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一等獎、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一等獎等,全面地推動了我國城市道路交通設計的科學化和專業化,并形成了大學人才培養體系,社會經濟效益顯著,為交通設計技術體系建立和規模化推廣應用做出了實質性貢獻。 |
客觀評價: |
1.鑒定意見
“中國工程設計大師”朱兆芳先生:項目成果在交通工程領域已產生重要的影響并將繼續產生深遠的影響和極其重要的引領作用。
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鑒定結論:面向高密度城市道路網絡交通改善的交通設計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公路學會鑒定結論:“該項目研究成果總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2.主要獲獎情況
(1)2018年度中國公路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2015年度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3)2015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應用情況: |
十多年來先后用于北、上、廣、深、港等全國67個城市的交通設計、交通改善和交通治理等工程中,有力地支撐了國家“暢通工程”和“公交都市”重大行動,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研究成果推廣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將在國家“公交都市”創建示范工程以及“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
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范目錄: |
1、發明專利 一種獲取道路交叉口待行區通行能力的方法 中國 ZL201410502566.4 同濟大學 白玉、楊曉光、朱曉波、吳明敏、陸艷、郝妍熙
2、發明專利 道路交叉口綜合待行區車流通行增容控制方法中國 ZL201510794256.9 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劉偉杰、彭慶艷、施紅、吳金龍、吳國榮
3、發明專利 一種面向快速路交織區車道動態劃分控制方法中國 ZL201410101167.7 同濟大學 馬萬經、倪威武
4、發明專利 一種路網系統 中國 ZL201110079306.7 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 劉偉杰、王寶輝、劉琪、馬韻、唐森
5、軟件著作權 公交都市發展監測與考核評價系統 中國 2017SR377429 2017/07/18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
6、發明專利 一種道路交通運行狀態跟車探測方法、系統及應用 中國 ZL201210096748.7 同濟大學 楊曉光、王吟松、黃羅毅、王嘉文
7、發明專利 一種大型活動中未知交通方式來源客流推測方法 中國 ZL201110080984.5 上海電科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林瑜、陳紅潔、吳超騰、沈峰、潘振興
8、發明專利 一種交叉口動態車道功能控制的實施方法 中國 ZL201210134256.2 同濟大學 馬萬經、趙靖、楊曉光
9、發明專利 一種地下車行通道 中國 ZL201110037769.7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 劉偉杰、李佳、彭慶艷、王寶輝、虞質躍
10、發明專利 基于卡爾曼濾波法的城市道路與交叉口評價方法 中國 ZL201410850810.6 同濟大學 馬萬經、吳明敏 |
主要完成人情況: |
1、馬萬經,2、楊曉光,3、劉好德,4、戴繼鋒,5、劉偉杰,6、林濤,7、羅康錦,8、陳紅潔,9、楊新征,10、白玉 |
主要完成單位情況 |
1、同濟大學,2、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3、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4、香港科技大學,5、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6、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7、上海電科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完成人合作關系說明: |
1、同濟大學馬萬經、楊曉光、白玉之間的合作集中在交通設計問題診斷、交叉口交通設計、公交優先設計、步行自行車交通設計、通行能力計算等方面,可以通過規范標準、合作教材、論文和獲獎證書等證明。
2、同濟大學馬萬經、楊曉光與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劉好德、楊新征之間的合作集中在公交優先設計、診斷、評價等關鍵技術研究與系統設計開發等方面,可通過項目合同、成果鑒定證書、獲獎證書等材料證明。
3、同濟大學馬萬經、楊曉光與香港科技大學羅康錦之間的合作集中在交通網絡解析基礎理論、多模式道路交通網絡設計、交叉口交通設計方法研究等方面,可通過合作研究和論文等證明。
4、同濟大學楊曉光、馬萬經、白玉與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戴繼鋒之間的合作集中在交通規劃-設計-管控協同集成、交叉口交通設計與優化等方面,可通過規范標準、項目合同等證明。
5、同濟大學馬萬經、楊曉光、白玉與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劉偉杰之間的合作包括交叉口交通設計、道路交通設計、交通設計輔助系統研發等方面,可通過規范、項目合同和獲獎證書等證明。
6、同濟大學馬萬經與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林濤之間的合作主要體現在交通設計問題診斷分析、交通設計方法等方面,可通過項目合同等證明。
7、同濟大學馬萬經、楊曉光與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陳紅潔之間的合作集中在網絡交通診斷分析和時空協同設計等方面,可通過合作研究、規范、獲獎證書等證明。 |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掃一掃,關注微信二維碼

版權所有:上海電科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滬公網安備 31010702003292號 | 滬ICP備10215852號-1